十月,对很多出国党是终结,对更多人来说只是开始。在这个标志性的节点,我想和你谈谈 SAT 这个甚嚣尘上的话题背后,那些未被公众提起的角落。八月那场众所周知的轩然大波,对十月的SAT征途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请跟随学霸君探究广义上的教育公平。
From Mirror微申
微信号:MirrorApply
尽管我十分幸运地在今年春天分手,但我对 SAT 的关注从未消退。八月北美 SAT 考试当天,我在家里写论文,深夜的电脑上依然挂着微信。大概是从第一个考生走出考场之后,好几个留学微信群的消息同时井喷。
“是亚太考过的题”
“我旁边的中国人看到考卷就开始笑”
“我快哭出来了”
我试着在群上安慰大家,科普我的亲身经历和 CB 精明的判分机制。但是我的留言很快就被掩埋,不了了之。
我数了数屏幕上跳动的头像,约莫二十人。在一个个接近五百人的留学群里,北美考生不到一成,但这不到一成的人,却在这个中国的深夜,贡献了上千条劲爆的发言。
而那一言不发的四百多同学呢?
我想他们大部分还沉浸在睡梦中吧。
在这场 SAT 风波中,很多人都在关心程序正义和美国本科录取制度的公平问题。而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三线城市学生,对于这场风波最大的困惑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哪来的这么多人,为了一场考试,花得起上万块钱往返两地?
我,北美 SAT 永远得不到的人
我曾出境考试四次。
为了省钱,也图个人活动的舒适度,四次里有三次都是自己一个人扛着行李箱去的。每次我都要提前一两个月定好机票,或者用里程兑换好航班。去台湾还要提前写好行程才能申请入台证。
为了省钱,我不住酒店住民宿,不去米其林三星打卡,不买高昂的伴手礼,只是默默做好有历史缘故的景点功课,然后坐捷运和公交过去玩。
最花钱的事情也不过是在台北中心的小酒吧喝几杯,然后醉醺醺地走到一条街外吃一屉包子,到 711 买一瓶果味饮料,再回房睡到不知东方既白。
而我能用肉眼看见的是,在新 SAT 改革取消部分亚太场次之后,愿意参加八月北美考试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我所任职的语培机构,去年八月赴美参加 SAT 的同学仅在个位数,今年却占到了同届学员的半数左右。
他们的行程安排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跟着留学机构或者其他语培机构的考团走,先用一周两周的时间访校,然后再集体参加 SAT 考试;有的人去美国上夏校,在夏校的途中抽空参加 SAT 和 TOEFL;有的人拿着旅游签,飞一趟只为了考试,提前两天落地倒时差,考完立即返回国内。
但无论如何,这一趟的花费绝对是以万记数: 机票,参团,饮食起居,哪个不烧钱?在美国,一次 SAT 的考试费用只是亚太的一半。但是为了参加这场考试,要花的钱可不止往返亚太周边国家的数。
变成 “标配” 的,不仅是八月这场 SAT。美国夏校和其他的海外 “背景提升项目” 已经成为了相当一部分留学生默认的、申请好学校的前提。
即使在我所处的这个留学并不热门的城市也是如此。
我身边有很多签了稍有 “逼格” 的留学中介的朋友们,春季的时候都在集体申请各种大学的暑校。去东南亚做义工太水了,就去非洲做野外动物保护;申请藤校的 non-credit summer program 不能体现学术实力,那就去挤 YYGS。反正筛一筛,单车变摩托,总有机会被选上。
我在这场暑校混战中,默默提交了香港一所大学的暑校,以及一个商业性的科研活动的申请。不是因为我没有能力申请美国大学的暑校- 我不管是标化成绩还是活动履历,都比身边申请藤校暑期项目的小伙伴来得好。
但是我很现实:我没有绿卡和身份,进不去学术价值最高,我最想去的项目;我也不想在大学明摆着 overpricing summer programs 中花费十余万。
我的家庭很难承受。
我觉得我在这场 SAT 风波中看见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留学圈的贫富差异。
这是一个很天然的问题。改革开放后,自费留学最早被视为 “成绩差又有钱的孩子” 才会选择的路,甚至到现在,很多人对出国学生的认知也没有太大改观。诚然,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学术成绩不出众的学生,被家人送到国外就读。
可是,难道留学大军里面只有这些 “纨绔子弟”,或者有钱的孩子吗?现实绝不是这样的。
但只有在我真正加入美本留学大军之后,我才深刻感受到这个问题为何总是在风口浪尖。
因为 “国际教育” 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大量社会资源的占用和昂贵的支出。一个家庭愿意为小留学生付出的金钱和时间,对学生最后的申请结果至关重要。
然而,美本留学的圈子似乎很不屑于谈钱。
除了每年申请季会看到一些公众号推出 “为了奖学金选择文理” “如何在学校里打工” “RA 和学费住宿减免” 的故事,或者某些 “美国大学最贵学费排行榜” 的榜单以外,似乎就听不到对学费的讨论了。
更别说越来越多的中介开始在留学家庭的圈子里大肆宣传低龄留学对于申请的好处,不规划 SSAT 和 TOEFL Junior 似乎就已经落后了。
即使是本科,很多人择校首当其冲都是 Ivy,私立,文理,讨论的都是怎么样选择排名更高,师生比更高的学校,而不考虑这些学校的学费是不是在家庭的可支持范围中(affordable)。
Is Everyone Taking Things for Granted?
可是即使是我曾经生活过的所谓美国老牌富人区的公立学校中,最顶尖的 TAG 学生,最精英的橄榄球队队员,在提到高等教育的时候,都会讨论学费的问题。
在很多我认识的老少美国人里,“高等教育” 和 “大学学位” 让他们联想到的第一个词,不是 “life-changing”,而是 “expensive”。
美国的高等教育的确是昂贵的,不管是对于美国人还是国际学生而言。这是客观的事实。
这笔教育费用,是很多人一生都无法支付的。
我曾经在一个极其富有的公立高中上学,但我听到所有人在讨论大学选择的时候都会考虑学费和奖学金,甚至有人因为需要争取学校给 NCAA Athlete Scholarship 而在运动队拼了命训练比赛,单纯为了是为了少花钱读完大学。
并且,在高等教育之前,还有无法省略的中学。
选择 IB 或者 A Level?国内的私立学校还是美高?Phillips Exeter 还是 Andover? 很多人上美高一年的开销甚至比肩美本。
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支付能力。即使有人会提出 “考上顶尖美高很难,根本不是学费的问题”,早期教育投入依然是一个学生申请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花费大笔金钱全面学习,意味着持续的语言培训和考试培训,意味着外出参加比赛,意味着父母的精力和社会资源投入。一个天然智商 140 的小孩,没有培训辅导,也很难在这个时候一步登天。
而教育资源,意味着很多东西。
昂贵而优秀的学校拥有卓越的教学能力,让人仰慕的前辈与同辈,精英和全球化的活动,以及在美国本科申请中不可忽视的 school legacy。
处于北上广深等出国大校的同学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留学资讯,享受学校作为 target school 的福利,和能力相当的同学一起组队参加被 AO 广泛认可的比赛,或者组织各种高大上的活动。至于大部分人都需要参加的语言培训,拥有系统化方法和出众教学能力的老师也多在一线城市线下授课。
一个家庭的支付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申请的方式。
有人能从高一开始接受中介咨询师的 “全程高端服务”, 一步一步走扎实,在高三获得圆满的履历和成绩,信心满满地迎接申请季;有的人只能自己硬着头皮 DIY,在申请季精神紧绷,生怕因为错过任何一个材料提交的 DDL 而失去心仪学校的 offer。
有的人能毫无后顾之忧,选择艺术或者心理这种传统语境中的非高薪专业;有的人就只能硬着头皮挤 CS 和 Eco,用 AP 换学分,争取尽早毕业和就业。
尽管我个人绝不赞成专业歧视,尽管双手支持本科教育阶段应该注重 transferable skills 的培养,我无法否认当下经济专业学生起薪高,并且相对赚钱的客观事实。
甚至,少数人的家庭能够成为是否拿到一封 offer 的决定性因素。大额的捐款,家庭成员在学校曾经的就读记录,名流朋友的推荐信,本就都是 holistic review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家庭背景的影响下,每个申请生做活动的策略都是不一样的。
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人,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为了经验丰富而经验丰富。
做一个根本无法 sustainable 的活动其实是很简单的:和几个朋友玩一两个月,或者让家里帮忙,就行了。干完一票就跑,作为一个 leader,在大学申请的时候风风光光,也没有后顾之忧,根本不用担心下一届的小朋友能不能好好做事情,因为根本就没打算真正 make an influence on the community。
去福利院做几次义工,或者去大山深处支教一个星期,完全不思考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本质,以及作为青年人去改善它的方法;教没有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自闭症同学画画,而不是去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或者促进融合教育的 awareness。
人也许永远无法真正从别人的视角看问题,但这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去尝试着共情。假惺惺的、居高临下的公益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尊重,但很多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
而在这个大家都习惯了倾注金钱的留学考培行业,一旦发生 SAT 重复题这样的事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去白宫情愿网提交 petition。截止我敲下这些文字,这份充满语法错误和激烈情绪的情愿书得到了 2188 个在线签名。我理解考生的愤慨,但是我觉得这个请愿简直不可理喻。
SAT 对于很多美国的学生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2016-2017 年,一共有一百七十万的人次参加 SAT 考试,即使按照不同场次均分,一份考卷的参考人数接近二十万。
即使有一千个中国人因为熟记旧卷得到高分,这群人也没有占到总考试人数的百分之一。
发起和支持 petition 的人,为了不到 1% 去浪费 99% 考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也不考虑这一场成绩的取消会对多少普通考生和 CB 在十月这场对所有人都很重要的考试之前造成多大的影响,真的是为了守护程序正义吗?
更何况,根本不是所有做过考卷的人都真的能得到 1550+,CB 每一场考试的 curve 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更改,有一整套计算方式和评估标准,这也是其作为一个第三方测试机构生存三十年的安身立命之本。
即使在考生的眼里,这是偷懒或者不负责任的举措,这件事情也不会改变 SAT 分数在美国本科入学评估中的参考价值不会多,也不会少。很多人只是跟着起哄而已。
作为一个留学圈的 “小镇青年”,这些年走南闯北,我见过了很多很多的留学生,但没有进入任何一个所谓的 “出国圈子”。
我知道很多像我一样的三线城市学生,在面对北上广深的 peer 时内心中总有强烈的无力感:从小到大,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够获得的教育资源,最后考出的分数,得过的奖,都低人一等。
甚至面对自己身边的富有学生时,都只能挠挠头。我很早确定了专业方向,却在申请前的最后一个春天才知道了有合适的比赛可以参加。我个人的高光时刻,是在一个从小和我读同一个学校,高中去悉尼读书的朋友轻描淡写地说出自己去美甲店一趟花掉了 600 澳币。
我前两年甚至有一段时间,在找学长学姐 networking 的时候,头三句话一定会低下头坦白“我在一个十八线省会读书,学校没有 legacy”。直到有一次,我梦校的大学长用严肃的口气告诉我:“我也是来自十八线城市,这不是重点。 ”
你是你自己,还是标签的总和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成年人,我深知,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一切相遇都是巧合。而作为一个拥有选择去读美本能力的高中学生,我的家庭已经给我提供了 99% 的同龄人都不能拥有的资源。
在一个人接收基础教育的阶段,拥有优渥的社会资源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是你父母提供给你的,是你 “能力之外的资本”。
而同样,在这个时候跑不赢别人,落在了鄙视链后端,也不应该成为自卑的理由。你没有得国际性的设计大奖,你没有朋友和指导老师去参加 AcDec,你没有去瓜地马拉做两周的支教,这些客观上的不完美受制于你生活的环境,也许并不能通过你的勤勉改变。
教育资源上的不均衡配置在每一个年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学校里都存在。
这是一个没办法被完全弥补的社会性问题。你在纠结没有队友参加 AcDec 的同时,你所在的城市每年都有接近 50% 的学生没办法升上高中:要知道,他们中的很多真的不是因为 “懒” “不努力” 而不能升学,而是真的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没有接受到合适的教育,所以才无法 fulfill their potentials。
既然你已经占有了比很多人都多的教育资源,你就应该怀有一定的愧怍之心,用合适的方法去回馈社会,关注并理解弱势者,不要做一个高高在上,“何不食肉糜” 般的高端人口。
你可以西装革履在模联场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下了场,也要关心街道里的环卫工人有没有得到饮水和休息。
Be kind to the world, and be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