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的长发,自信的演讲,这个男孩不简单


2020年美国大学常规录取放榜,今年哈佛大学常规录取阶段发放了6张offer。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北京中学黄彦清。


首先,这是哈佛本科首次录取朝阳区高中毕业生;其次,这也是今年唯一一张发给一线城市的门票。


所以,为什么哈佛会录取这个北京男孩?



........................................


哈佛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少有规律可循。但根据过去几年哈佛录取的学生画像,坊间传言哈佛不喜欢录取的学生有以下特征:


华人、男性、中国一线城市、高中不是目标学校、理工科。


那是不是沾边这几点的学生就没戏了?3月26日哈佛大学常规录取放榜,名单中赫然出现一位北京男生,他所就读的高中办学七年,是第一年迎来毕业生——他就是北京中学的黄彦清。



这位“完美”避开传闻中哈佛大学所有喜好,却让哈佛心甘情愿奉上offer的朝阳区男生,究竟什么来头?


细扒简历,

“平平无奇”中的亮点


就在收到哈佛大学offer前几天,黄彦清收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offer,拿到这张offer的概率之低不亚于哈佛大学。加州理工每年新生人数不超过250人,国内学生拿到门票数量在个位数,可谓是最高冷的美国顶尖名校。


不过哈佛每年在中国本土录取的学生也是少得可怜。2020届早申阶段唯一一张offer给了长沙一中国际部的一名女生。常规录取阶段6张offer分别给到了杭外1男生、南外1女生、苏州中学1男生、成都树德1男生、天津南开1男生,以及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北京中学的黄彦清。


黄彦清和妈妈


我们先来看看网上公开黄彦清的简历:


  • 2019年中国大陆考场首个托福满分获得者、SAT考试总分1570;

  • 自学多门课程,11门AP课程均以满分通过;

  • 自学十几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并通过CEH的安全认证,成为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白帽黑客”;

  • CP(Offensive Security Certified Professonal)证书;

  • 入选Pioneer先锋研究并取得杰出成绩;


毫无疑问,黄彦清成绩是非常非常拔尖的,即便在强手如林的爬藤大军中,托福满分,SAT1570,11门AP满分,这样的成绩全国也找不出几个。


但是!哈佛不会因为一个学生成绩特别好而录取他,成绩好的人多得去了,SAT满分都不是保险箱。


为什么偏偏是他?


翻看黄彦清的简历中,除了分数之外并没有让人“心服口服”的成绩。比如今年MIT常规录取唯一的offer给了邓明扬,这就是一个手握“信息奥赛”、“奥赛”的超硬核学霸。


黄彦清的简历中比较特别的是一些创业和学术研究经历。比如他曾发明“乐高式”快递箱,可回收可循环,当时还被多家媒体报道。凭借这项发明,黄彦清成立了一家公司reBox,从2017年9月运营至今。

他发明的“乐高式”快递箱,被多家媒体报道


又比如黄彦清参加了Pioneer国际先锋学术研究项目,是名校招生官比较认可的一个项目。高一暑期,黄彦清在Pioneer里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计算机领域,进行了为期十周的课题研究工作。


Pioneer国际先锋学术研究项目含金量如何?留学业内人士告诉我们,算是一个“普通”的背景提升项目,虽然有一些选拔性质,但也有不少学生会参加并拿奖。


很难说黄彦清顺利拿到名校offer是否与这项学术活动直接相关,或许Pioneer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作为北京中学第一届毕业生给录取官的陌生感。


自由、个性化、不选拔

一以贯之的教育选择 


根据黄彦清在“领英”上的履历,我们发现他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有美国学习的经历。从2010年到2013年在美国纽约的小学就读,2013年到2015年就读于美国一所初中,成绩非常优秀。


2013年,《中国青年报》还专门刊发了一篇《美国小学生“研究报告”堪比大学生论文》的文章,里面提到“美国小学生黄彦清写了一篇关于水的论文,厚达34页”,当时黄彦清年仅12岁。


《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这条新闻


现在看来这种学习方式并不“稀奇”,对美国小学生来说更是司空见惯,但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5年美国学习经历,回国后进入北京中学的黄彦清比起传统学霸,多了几分“研究”的基因。


回到国内后,黄彦清没有选择京城赫赫有名爬藤名校,而是选择了新开的北京中学——一所带有实验性质的公立中学。




北京中学成立于2013年,是一所全新的公立学校。今年毕业的这批学生,当年是通过“1+3”实验项目进入该校的。据说当时根本没有笔试,仅仅通过面试就录取了第一批学生,学校选拔学生的宗旨也是突出“素质教育”。


黄彦清拿到加州理工学院的offer后,她的妈妈写了一篇感言,在提到儿子的母校时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彦清所在的北京中学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全面而自由的成长,课程个性化程度高。比如在校园里他和小伙伴们参与邀请中科院主持的研究性学习,寒假到企业和自动化所参加职业体验实习,一起自创了自己的快递盒子项目,组队参加国际建模比赛和投资大赛……

中的特点是无限放大每位学生的特点。因此在母校,彦清的所有潜力在北中都得到爆发的机会。


自由,个性化,不选拔。父母对黄彦清的教育选择体现出“不走寻常路”的底气。


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表面信息来看,黄彦清为什么会拿到offer这张珍贵的入场券依旧是个谜,或许黄彦清本人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他就是那个幸运儿。


如果我们之后能采访到黄彦清,听他说说他的面试经历,是否有一些简历上凸显不出的闪光点,就能解答这个疑问。此外,我们对他的家庭背景也并不了解,是否父母皆有研究经历,甚至是哈佛校友,给他的录取加成也未可知。


但从目前公开的信息中,我们可以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的:


1、不要去过分揣摩名校的标准。


当你以为它们不待见某类学生,偏偏就有这类学生就能收到offer。比如今年国内的7张offer,5张给了男生。


可见只要你足够优秀,哈佛对男生并没有严重的偏见。没必要妄自揣摩名校的心思给自己设限,更没要为不努力给自己加戏。


2、在爬藤路上,很多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事,并没有那么重要。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有非常“丰富”且“奇绝”的活动经历会成为升学路上的亮点,所以去肯尼亚拯救野生动物异化成了“背景提升项目”。但需要清楚的一点是,真正的亮点不是简历上一条条经历,而是通过这些经历,呈现出来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黄彦清的参加了Pioneer国际先锋学术项目,是不是证明这个项目含金量够高,我的孩子也去参加这个活动,能大大提升爬藤成功率?当然不是!


黄彦清简历上的活动不多,但我们发现都其实很聚焦、有重点,无论是研究还是创业经历,都集中在计算机领域,鉴于他同时录取了加州理工,毫无疑问黄彦清的编程能力很强,对计算机也有热情。


不过,如果像邓明扬这样,奥赛代表中国国家队出征获得金牌,信息奥赛打败一众学长学姐,妥妥的少年天才,大家也都没话说。


3、不要试图从别人的教育经历中总结规律。


教育的目标不该是投名校所好,而是顺势而为。如果黄彦清没有拿到哈佛的offer,绝不说明他有一个失败的爬藤经历。每年全球有超过4万名优秀学生申请哈佛大学,但只有4%左右学生能顺利录取,不是每个优秀的学生都能如愿。无限放大“幸存者”的特性,只会造成更大的偏差,反而让自己迷失。


爬藤可变因素太多了,而唯一确定的是,当你的孩子很优秀,有想法,不盲从,有热情所在,他大概率会得到名校的关注。即便不是哈佛大学,去加州理工,或去任何一所大学,他都会有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