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英国危机重重

在高中二年级结束后,我离开家,踏上了英国,开始了我为期两年的在康德学院Concord College的追梦生涯。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阅读了校友母亲池莉写的《来吧!孩子》,在专业上也没有任何纠结,选择了梦寐以求的心理学专业。通过了解,英国大学的心理学会偏向招收高中学习生物、论文类学科的学生。于是,我在康德学院提供的选课搭配里选择了数学,生物,经济和化学这四门。到了学校后才发现,这个是公认最难的组合。当时总觉得自己可以克服,但现实还是给了我当头一击。


我的挫折从第一节生物课就开始了:老师讲了水的构成,然而我却连“Hydrogen bond(氢键)”是什么都不知道;中午和同学们吃饭,也完全听不懂他们的口音,只能在一旁尬笑;生物、经济的词汇生僻,每天光背单词就耗费很多的时间;力不从心,不得不放弃经济选择了物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正确估测,导致我并没有特别重视学术成绩,反而还更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其他各项活动,试图发展自己其他的能力。我是个贪心的人,什么都想紧紧抓住不愿放手,到头来却什么也得不到。


第一年的成绩出来,我的成绩并不理想,连预测成绩也无法满足自己理想大学的要求。危机迫在眉睫。



成功就是厚积薄发

如果说,在康德的第一年是发散的一年,那第二年就是回归的一年。我花了一年时间四处游走尝试,是时候该回归主路了。


在第二年我首先放弃了化学,专心学习数学,生物和物理这三门学科。之后,询问了所有老师如何提高自己预测成绩的方法——周六测试如果连续考到目标分数,就可以将预测成绩提高一个档次!因此我放弃了几乎所有的课外活动,把图书馆当成了我的家。由于需要修改预测成绩,我也错过了牛津剑桥的申请日期。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第一个学期结束时,我的预测成绩成功提高到理想成绩并提交了大学申请。


关于择校,我还是以专业和综合排名为主。因为无法选择牛津剑桥,我的firm choice在英国心理学排名仅次于牛剑的巴斯大学和UCL(伦敦大学学院)中选择。但经过地域、综合排名和专业性质(偏文/理)等对比,我最终将UCL作为我的firm,把格拉斯哥大学作为insurance。大学5个选项的typical offer必须要有层次,首选一般是offer要求最高的,insurance是要求最低的。UCL给我的要求是A*AA,格拉斯哥的是AAB。这也允许我就算考试不小心手滑,也会有一个不错的大学上。但是在康德的价值观里,大学都是分等级的:第一等牛津剑桥,第二等是IC,UCL,LSE,华威,巴斯和杜伦,第三等是其他学校。在这个价值观下,已经失去申请一等校机会的我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大。


提交了申请,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我在次年2月份才终于收到了UCL 的offer。



万事俱备,展望未来

为了达到offer所需的目标分数,又是拼命苦读。尤其是临近考试的复活节假和第三学期的温书假期间,我在图书馆窗口占了一个专属位置,每日从早8点一直到晚10点都在那里。那段时间就是宿舍,图书馆,餐厅,食堂,健身房,五个地方来回跑。学习压力大,每日的任务也很重。每当疲惫不堪,曾经在国内的一幕幕就会翻涌上脑海,怎么也压不下去。


康德学院作为我逐梦的起点,对我之后的留学路程产生了格外大的影响。在康德的两年来,我收获的不仅是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有对自我更清晰的认识,和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在这里,我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她们对我学习成长中的帮助和引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已经步入了大学的第二年,短期目标是拿到一等学位并且在暑假找到一份与心理咨询相关的实习;第三年想主要把精力放在毕业和申请下一阶段的学习上,同时尝试另一个心理学不同方向的职业,比如涉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等。目前仍然面临关于学业和时间分配的挑战,阅读量越来越大,课业越来越重,内容也越来越难……


不过向前展望,未来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锚定何方,一片未知,但只要一直在路上,就满怀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