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们常常讨论美本申请中竞争激烈,似乎大家都挤在同一赛道做同样的课外活动,但是并不见得这些活动能够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实现理想的大学录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往往与参与活动的同质性、以及活动重点模糊有关。
今天,我们想和同学就这类活动的“重灾区”- 支教类活动,谈一谈在这个遍地开花的活动类型中,高中生可以以怎样的方式参与进来。
希望以教育类活动作为自己申请资料亮点同学们,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进行规划:
正如美国大学会给在校生开设“写作中心”(writing center)以及“同辈帮助中心”(peer support center)来给本校的学生搭建互相帮助的桥梁。在很多的国内高中国际部和国际学校中,也有类似的项目给同学们建立起教学的联结。比如由高中的同学来担任小学部同学们的课堂助教,或者结为学习伙伴(study buddies )一对一的进行某学科或考试的辅导。
通常,这些项目在招收同辈老师的时候,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GPA 达到某一个门槛,某项学习能力特别突出(比如写作、辩论),以及有责任心和能够持续性工作。由于这是学校提供的机会,通常部门负责人们也需要和候选人的班主任共同协调,以保证大家在参与“同辈家教”的过程中,也能保证自己有充足的学习时间。除了自己申请之外,也可以通过班主任或科目老师举荐获得这样的机会。
优势
校内资源,易于获得
劣势
有成绩门槛要求,需要兼顾学业
相较其他同学,通常申请出国的同学在英语这个科目上有一定的优势。这也就为各位出国的同学在教学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外语。
目前来说,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线上给其他地区的同学们提供英语或其他语种的教学。通过自己学习外语的经验,以及接触到的更加丰富的资源,来为自己的学生们提供更加贴近学生学习习惯的语言教学。这不仅能够帮助参与者了解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也能够更加巩固自己的语言能力。
在稍微低年龄一些的学生中,外语老师支教的活动是比较受到欢迎的。这些同学,往往在低年级期间先通过支教教英语,然后在11年级将支教发展成了更加有深度,和自己学科更相关的学术活动。
在引知过去的几年中,目前在哥大本科就读的C同学,斯坦福就读的S同学,还有今年就要去塔夫茨大学上大一的C同学,都将自己在低年级的支教活动,在高年级发展成为深入的活动。想了解更多这些同学的支教经历吗?快扫码报名周五的讲座哦!
优势
学英语+支教活动兼得
劣势
线上教学方式相较单一
每年暑期,很多同学会参与到各种外出支教的活动中,有些通过老师带领,到偏远地区担任小学期教师的,也有些和类似于“美丽中国”等机构合作,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类似这样的教育活动,会让参与者们能够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设身处地的和当地的学生们打成一片,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另外,从当地的学校和教育体系出发,进而了解区域性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经济、政策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经历会引发参与者们对其他学科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发展更多的学科的可能性。
历届引知同学中,有不少到偏远环境中支教经历的同学,将经历做成了纪录片、或文章发表、调查研究,最终成为个人申请主线,收获到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录取。
优势
沉浸式生活体验,从“学校教育”系统以小见大发展其他学科
劣势
需要学生专门空出时间参加
许多同学身边不乏有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群体,常见有三类,一类是肢体残缺,包括弱听弱视等;第二类是疾病,例如先天性的心理疾病,免疫力缺乏疾病等包含自闭症,读写障碍症,或者多动症ADHD等;最后一类是特殊家庭因素,比如为弃养儿童建立的孤儿院、福利院和寄宿之家。
在这一类的特殊群体中教课,根据实际情况,科目和活动上会更加灵活。相比起教数学,也许这类机构更需要同辈老师们来教“生活技能”或者“行为习惯”,甚至只是单纯的陪伴。相比起专业的学术能力,参与者的爱心、同理心和责任感更加重要,而且往往这一类活动需要长期稳定的付出。
这样的活动,能让参与者们切身体会到特殊群体的特殊性,激发爱心、感恩之心,还有更多对生活的热爱,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之前引知的学生中,就有通过参与服务残障人士而喜爱上设计专业,致力于为残障人士设计便利通道,最终顺利申请上康奈尔大学的同学。
优势
学业成绩要求较低,常年都有很多机会
劣势
持续性参与才能见成效,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
高年级的同学还可以在自己以往参加过的夏令营或少年集体活动当中申请做辅导员。通过分享经验和带领新同学的方式,贡献自己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中,往往低年级的同学会以崇拜的眼光跟随辅导员。参与者们就可以通过这样好的机会,影响新同学,带领他们在夏令营中探索、获得成长,甚至发展自己的课外活动项目,为自己组建新的团队。
优势
在助教过程中,可以同时发展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劣势
时间较短,往往是单一的行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