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项事情随时随刻都在发生,就好像有了一份自己的内心安慰。甚至走在街上,人人都会用余光快速扫过身边的每一位过客。


内心的想法都是一样 “我比TA穿的好看” “TA看起来没我有学问” “TA好像很有钱的样子诶”...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相互对比,这种对比甚至是潜意识的存在。那么,人人互相对比的时代必然造就一个后果——鄙视链。


“只有在跟别人比较的时候,才能显示出自己的高贵”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想法,这么看来,从穿着到饮食再到学历,都暗藏着一条隐形鄙视链。


那这条鄙视链肯定也存在于留学圈内,回想这些年头,是不是身边的人都用跟别人对比来评判你。


爸妈:“你看看人家,高一托福就100了,你都快高三了。”


同学:“xxx竟然想去这所学校,不会吧,拿我保底校当梦校冲刺。”


AO:“While your academic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s are noteworthy,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we are unable to offer you a place in the Class of 2024...”


国内朋友:“xxx这双鞋是高仿吧,留学生还穿假鞋啊,我都不穿。”

......


留学届的鄙视链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身段鄙视链


富二代 > 有钱高考党 > 普通留学生 > 普通学生党 > 技校党


富二代名副其实的稳坐鄙视链最顶端,在他们眼里“谁都不如”,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社交的人群不同,必然跟我们普通人的想法有些不同。


人当然喜欢便宜的商品,一样的商品便宜一点不是省钱吗?


可是,当“留学生”和“拼多多”凑到一块的时候,莫名形成了一条鄙视链。


有钱高考党会说:“一个留学生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拼多多链接,让我们帮忙砍价,TA好作啊。”就这样下了一条结论:留学生节俭用钱就是作!



刻板印象随时存在,留学生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就是家里很有钱,这样的标签被迫贴在留学生身上,“TA是留学生,TA有钱”。


万万没想到,这个时代留学生省钱还要被鄙视。


大多数国外大学的US排名普遍高于国内大学,这时留学生就有机会在亲戚面前炫耀一把,“我的大学排名比北大清华高好几十名呢”。


留学圈外的人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开始后悔当时为什么不选择出国。


但转念一想,留学生有这样的结果也不是“白嫖”来的。


有多少个夜晚,当别人在睡觉时,留学生坐在电脑前,疯狂地敲击键盘,赶一个个的due;有多少个夜晚,留学生摸黑爬起来上课,白天晕头大睡,被迫昼夜颠倒;又有多少个夜晚,留学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明早要出Admission Decision的种种场景...



高考党要卸掉压力更大的高考重担,而留学生也要卸下申请重担,这两种压力没有对比的必要,也不应该存在鄙视的现象。


Offer鄙视链


Full-scholarship全奖 > Tuition-waived免学费 > Offer > Waitlist > Reject


全奖offer稳坐最顶端,没有任何资金担忧,学费、生活费、住宿费通通包免!有机会获得全奖的offer一般来自港大、日本、韩国等一些大学,还有美国排名较后的一些学校。


Tuition-waived的福利一般人也享受不了,像是国际生申请一般不会勾选免学费的选项,因为会降低录取率,只有一些特殊人群才能享受到的福利。


所以,还是好好学习,争取拿到普通奖学金吧!




Waitlist和Reject的地位不相上下,waitlist只是多了一个表白的机会,但最终的结果有50%是reject,所以鄙视链最底端的生活肯定不自在。


申请时间鄙视链


ED > ED2 > EA > RD


ED成功的小伙伴可以说是“幸运儿”,早在11月份就可以拿到offer,去想去的学校,看到别的伙伴在匆忙赶好几十篇文书,着急的备考标化,自己却可以吹着空调看着电影,舒适的体验准大学生生活。


ED:我是幸运儿我是幸运儿,你们好惨哦...

ED2:我也算是幸运儿,你看EA只有保底校!

EA:说我只有保底校!你看RD!前期什么也没有!

RD:我是羡慕...但这......




申请EA学校的伙伴“鄙视”RD的伙伴,EA所谓是保底校,RD所谓是match校,要是EA阶段早就申上了别人RD的学校,那肯定觉得自己自带光环。


但是申请学校真的要分早晚吗?无论EA还是RD阶段收到offer,这所学校终归是你的选择。


为什么申请时间早晚还要互相对比,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留学国家鄙视链


北美 > 英国 > 加拿大 > 澳新 > 欧洲 > 日韩 > 东南亚


美国的大学的学术水平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无论是读本科还是研究生,都是中国家长比较认可的地方。科技的先进水平更不用多说,好多大学坐落在知名公司的脚下,实习的机会也是数不胜数。


不过美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由”,但却被人解读成“乱” “没秩序” “教授不管”。


结果造成了其他国家留学生对北美留学生的“鄙视”:花钱多,没人管,放养式学习的自由达人...



英国大学提供“贵族般的精英教育”,大部分以小而精为特点,追求专业度。在英国大学是没有机会转专业的,所以每一位“贵族精英教育者”只能刻苦的钻研自己的专业。


在英国读书,一般是留不下来,甚至连实习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在英国读书适合快速提升学历,然后尽快回国求职的申请者。


英国学校的排名也是令人羡慕,G5的大学都在世界前10的排行榜内。


所以其他国家留学生对他们的“鄙视”:“白嫖”名声、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




加拿大的学校当然也不甘示弱,跟前两个相比,它们的好处就是可以拿到枫叶卡,这可是好多留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过在学术方面,还是比不太过教育大国。


所以其他国家留学生对他们的“鄙视”:一心只有枫叶卡的纨绔子弟...



看着不同国家大学之间的相互残杀,不禁感叹一声“不至于”。


无论身处哪个国家留学,都要拼了命的学习,为了project彻夜不眠,一边冲刺GPA的同时还要保住发际线。同时还要身为代购达人,给亲戚们买买买。


同是一家人,相煎何太急?



生活习惯鄙视链


英伦风 > 北美东海岸风 > 北美西海岸风 > 魔都风 > 日本风 > 东北大渣子风 > 澳式风


生活在不列颠的留学小伙伴,在其他国家留学生眼里,穿着精致的英伦风服饰,踏着小皮靴漫步在英伦风繁华的城市街头。


一张口便是流利高贵冷艳的伦敦腔,带着英伦帽,成为街上最亮的仔。


北美“鄙视”英国:作作的伦敦腔贵族公子...




生活在美利坚,东海岸的伙伴穿着休闲的服饰,走在充满商业气息的纽约街道上,热情的跟街边的路人喊着“DAWG”(朋友之间打招呼的俚语)。


然而西海岸的伙伴在其他国家留学生的印象里,穿着大褂子配着大短裤,还有一双最简易的沙滩凉鞋。在阳光照射下,他们古铜色的肤色显得更外耀眼。


走在海边沙滩上,用最炫北美卷舌音喊着“HEY, GUYS”。


英国“鄙视”北美:海边度假的糙糙大汉...



来自魔都的留学小伙伴给人一种眼界宽广、却有点小气的感觉,他们“鄙视”听不懂的Japanish;而日式风的伙伴“鄙视”满嘴东北大渣子口味的Chinglish;北方大方热情小伙“鄙视”diedie的澳式口音;坐拥各种动物的澳洲伙伴“鄙视”其他国家伙伴。


Go local鄙视链


康奈尔大学 > 纽约大学 > 宾州州立大学/雪城大学等等 > UC大学等等 > UW等咕咕大学


今年的康奈尔稳稳坐在鄙视链的最顶端,让楼下的伙伴羡慕到抓狂。


因为疫情,美国部分学校改为线上网课,不少学校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找到了国内的合作大学。


但其实的意思是,我们只提供一个学习场合,网课还是得上滴。有些大学需要白天上合作大学的实体课,晚上上自己大学的网课,这么看来,好像也挺坑!

 

康奈尔:看我们多大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国农业大学、东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随便选!


纽约大学:切!有这么多学校有什么用!有教授吗!不还得上网课!


拥有合作学校大学:嘿嘿嘿,你们酸吗?一样的学费,你们只能在家上网课!


无合作学校大学:对对对,我酸我酸我酸,起码比楼下的咕咕大学好吧!


咕咕大学:咕咕咕...8月份我一定出结果...我一定...咕咕咕...




当然啦,以上都是小编的偏主观看法,坐在鄙视链最低端的伙伴也会一边调侃自己,一边奋力往上攀爬,“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所以不要总跟别的做对比,最好的总是那个独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