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申请变化
日期:2021-10-11
点击量:961
类型:
文章咨询
种种迹象表明,疫情催化了已经在发生的申请变革。疫情不是真正的原因,更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海外大学的招生办都表示:2019-2020年的申请季是他们遇到过的最糟糕、最混乱的一个申请季:SAT/ACT等标准化考试瘫痪,评估学生的方式需要进行调整;顶尖大学的申请者因为标化考试取消而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了阅读材料的工作量,由此让顶尖大学的录取率史上新低;大量学生无法如期开学报道,新生减少,国际学生无法入境,收入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需要奖学金的学生变得更加的多,学校的整体支出剧增......作为国际学生,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混乱中寻找机会,防止掉坑。任何一次剧烈的变化,都代表着洗牌与新秩序的重建。如果我们用更积极的眼光去看待申请,会发现这是一次难得的重整机会。简单先说结论,后疫情时代的申请,利好内驱力强、有社区服务意识、一步一个脚印的、真实的申请者;利空包装型、擅长考试、擅长罗列表面工夫的申请者。总的来说,一场疫情,让我们的申请准备要更加撇去浮躁,回归真实。疫情对于大学的招生办来说,最为直接的一个影响是SAT/ACT等标化考试变为可选(test-optional)或者直接不看(test-blind)。自2019年起,选择这样政策的大学越来越多。在今年的申请季中,越来越多的大学表示继续维持标化考试不做强制要求的决定。如果你还不相信大学的这一转变,你可以从市场行为中一窥端倪:市场上很多教SAT/ACT的考培机构或老师已经开始悄悄寻求转型,开发新的产品,更多的机构更加重点加强语言能力的培训。但是标化考试已经存在多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都是影响相当多人饭碗的行业,相信它的彻底取消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任何申请者还在盲目的重压SAT/ACT将是非常不理智的策略。后疫情时代,真正适合考SAT/ACT的学生,是10年级结束前托福至少达到105以上的学生。这意味着10年级结束前,你的SAT水平有可能达到1450左右,这也就说明,你在11年级结束前以及申请季开始前,SAT有可能达到1500以上。(当然这是一个大概率描述,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在SAT/ACT变得可选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学生才会提交标化成绩?我相信大部分有信心提交的申请者SAT至少都在1500以上,ACT在33以上。否则,大多数申请者应该宁可去刷托福或者提高AP/IB等课内成绩。而不是在标化上跟高分选手硬碰硬。
标化的高分选手,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培训。培训太多的选手,往往不是真正的高分考生。这是一条有点得罪人的真相。如果你陷入标化的执念中,可能总会抱有一些幻想:我多报班学习,能够补上来,能pk一把。结果到最后很可能时间没了,效果也没出来,白白浪费很多时间。作为绝大多数的普通申请者,认清这一现实,不要在标化上过多地消耗时间,而是把这方面的时间,更好地投入在与自己契合度更高的学习、活动中来,更好地发展好自己的特长与特点,才是最佳策略。原本投入到标化的时间大大减少了,那么这些时间应该投放到什么地方呢?标化少了,很多学生家长会把精力金钱投入到另一种形式的补习中:各种精致的科研项目,竞赛、课外活动项目等等。总的来说,如果不卷一下还是很不舒服的,如果没有一些能拿在手里的奖项心里总是没底。问题的关键是,你能想到这些,别人一样能想到。科研、竞赛、课外活动,也已经高度工业化了,意味着也大量同质化。同质化,则意味着低效。怎么办?答案是做要做,但是一定要做和自己相关的。一个有明显艺术特征、视觉天分很高的学生,就是不服输,一定要在学校一起抱团考AMC12,因为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刷题拿个奖,这样的奖再高,对申请者没什么用的,有的时候甚至会产生副作用。一个更喜欢做深入研究的学生,就没必要天天抓着他练NSDA辩论与演讲。但是这里必须要提及另外一种矫枉过正的做法:一旦明确一个申请方向,就马上开始围绕这个专业方向展开一系列仅仅只跟该专业方向有关的竞赛、活动。比如学商科的学生,就一定要全部参加NEC/IEO/FBLA/KWHS吗?这种通过关键词选比赛法,什么都刷一遍,往往限制了申请的弹性与有趣性。并且如果到高年级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些的时候,会感觉尾大难掉。在申请中,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规划的自然,有方向的散漫。听起来非常矛盾,但是符合事实。只有规划和方向,人被框死了没有生长性。只有自然和散漫,人无法赢得竞争。因此,后疫情时代的规划思路,需要更加以人为本。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在SAT/ACT变成可选项以后,美国大学将如何重新建立评估学生的框架?我认为他们一定会更加在意申请者本人是否有一个清晰、一致的申请形象,并且更加在意申请者平时的表现。推荐信的内容、电话面试、申请者在学校里写的论文、申请者个人作品集、甚至申请者的个人介绍视频,都可能会成为招生官寻找申请者特质的源泉。这就好比在社交网络时代,你作为用户去看各种频道内容,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你会对什么内容真正印象深刻?往往是那些有鲜明个人风格,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博主。那些一针见血,说出了你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的人。全面、正确,完美的形象,都会给人一种非常无聊、没有个性的感觉。这种思路换位到申请中,就是那些“完美的学生”,做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强,但是就是没有个人风格和特色。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后疫情时代的美本申请中会更加吃亏。而一些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勇于去选择,灵活自主的学生,哪怕标化成绩稍弱,反而能在软实力环节做到超水平发挥。而这些特点,都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更加有内驱力完成自己的使命。什么样的环境能更有助于培养这样的学生?一言以蔽之,他们经历过真正的生活,见过大的世界,看过不同的人。美高学生为什么有先天优势?某种意义上是因为,他们很早地远离家门,开始独立地照料自己的生活,在异国他乡面对的各种压力都是非常真实的生存挑战。而离父母的保护圈太近的孩子,很难有独立发展自我的空间。所以这里更需要提醒各位家长,到高中阶段,能放手的家长,才是真正有战略眼光的家长。总结一下,后疫情时代的申请规划思路,一定要转变到了解、理解学生特点上,在此基础上,更加地个性化、定制化地设计规划思路,将时间勇于投入到真爱事业上,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支出。有勇气做减法,突出真正的重点,才能在申请材料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疫情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加重了中国人的家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但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最近这几年,也是美国社会出现林林总总社会问题的几年,我们经常会在媒体中看到街头示威抗议,黑命贵运动等等新闻。这些社会新闻对美国社会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同时也让美国高等教育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与招生模式。这也会让大学招生时,更加看重性格温暖的,能为社区服务的,能弥合分裂、领导团结的申请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趾高气昂的申请人,都会在申请中迅速出局。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非常多的美国大学招生官都提到,在过去一年中,明显可以看到学生变得没有那么开心。抑郁、焦虑题材的文书比例大幅提高。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生命力强,能反思,有弹性,适应变化力强的申请者将会在一片沮丧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总的来说,后疫情时代的海外留学规划,会更加轻规划,重教育,更加注重早期学生的生涯辅导,以生涯辅导为核心展开活动规划细则。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也会与留学规划走得更近。很难离开生涯、心理、家庭教育转型去谈国际教育规划。最早拥抱变化的人,最能感受到变化的红利。就像往常任何时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