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MIT公布近十年「国际生」录取数据!竟然“越来越爱”中国学生了……
日期:2022-02-26
点击量:627
类型:
文章咨询
早在去年12月,MIT招生办就公布了2021-22申请季的早申数据:学校共计收到14,781份申请,其中仅697人被录取率,早申录取率仅为4.7%!值得注意的是,早申阶段,MIT还向3,959名学生发送了一封“特殊的拒信”,并明确表示,今年申请季,学校将不能为这些学生提供任何录取名额……再一次让准留学家庭感受到了顶尖名校录取的残酷!而面对MIT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仅凭综合录取率并不能全面判断它的录取偏好。鉴于此,如果想获取更具针对性的申请信息,棕榈君认为非常有必要参考——近10年国际生在读数据:
原来MIT越来越“爱”中国学生?
每年申请季,棕榈君都会听到“MIT对中国留学生有偏见”等谣言。但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11到2021的十年间,MIT 中国籍在校生数量从45人稳定增长至62人,而中国籍学生在国际生中的比重也从10%缓慢增长至13%左右。
在中国之后,排名第二的印度仅有26名本科在校生,韩国、加拿大也仅有10余名本科在校生就读。不过,即使MIT对中国籍留学生比较友善,但平均每年只有15名学生能够达成“双向选择”,顺利进入MIT,顶尖理工牛校的“高冷程度”可见一斑。看完国际生比例,我们再来横向对比每年EA、RA的录取情况。从2022-2025届4年录取情况可以看出,MIT在EA阶段录取率会比RD相对高一些,这也提醒了所有目标MIT的学生,一定要抓住早申的优势。不过每年,MIT都会有非常多EA轮次的学生被defer到RD轮次,比如2025届招生EA轮次中就有高达10,673名学生被defer,仅194名学生被录取,足以见得,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申请MIT仍然是一桩“一锤子买卖”。而除了录取率之外,MIT还公布了一项非常关键的指标:录取学生的SAT、ACT成绩。鉴于受疫情影响,2025届学生的标化成绩可参考性不高,因此棕榈君为大家扒来了2024届新生的标化成绩中位数区间,以及不同成绩被录取的概率。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不论是SAT还是ACT,被录取者的标化成绩几乎都达到了高分水平。其中SAT成绩区间为1520-1580,ACT要求也在34分以上。
ACT因为考试科目较多,就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各科成绩在34-36区间的同学其录取率在9%-10%左右,一定程度上远高于MIT的总体录取率。
以上,关于MIT的录取数据就盘点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准留学家庭最关注的问题——除了可以量化的标准之外,
MIT更倾向于录取哪些中国学生?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2019年到2021年成功录取MIT的部分学生案例。
为了增加案例的可参考程度,棕榈君专门为大家筛选出了近3年被MIT录取的陆高学生履历:1、IOI中国队金牌(满分选手)
2、IMO 2019金牌,2018 AMC满分
3、百度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3)
4、校CSP-J/2019第二轮高级一等(3)
5、2018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金牌
......
1、ISEF一等奖及最佳学科奖,获得小行星命名
2、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3、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二等奖
4、国际体外生物学协会“杰出成就奖”
5、上海青少年科学社“科学潜质奖”
6、上海中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
1、8门AP 5分,ACT首考34
2、丘成桐科学奖(计算机)
3、USACO竞赛白金级
4、校极客社管理者,帮助同学搭建web框架
5、古典舞十级、钢琴十级、擅长芭蕾舞与书法篆刻
1、1-8年级 Homeschooling,9年级才入学
2、中国区唯一USAMO晋级
3、两次获邀参加美国奥林匹克集训队(MOP),1次晋级TST(Top 30)
4、校绿色学院管理成员,组织多项社团活动
5、运动、音乐等特长
在膜拜大神履历的同时,棕榈君也为大家总结了脆录MIT的学生身上的三大特质。标化、GPA、托福,这三项“量化指标”是决定你能否进入顶尖高校的下限。这些成绩体现了你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也反映着你在过去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同时,也在往期的文章中多次提到,SAT成绩的优秀程度与被顶尖大学录取的概率基本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即便目前多数Top 30大学均采取Test-Optional政策,但如果你想获得任何一所理工牛校的青睐,优秀的标化成绩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除标化成绩外,我们从学霸们的活动列表可以看出,他们都拥有着不俗的竞赛能力。
不论是被捧上“IMO&IOI神坛”的Deng同学,还是通过竞赛获得小行星命名权的F同学,他们在活动赛道上都达到了寻常学生达不到的高度。在竞赛能力之外,他们在学校社团、个人特长方面也有所建树,比如编程实力强悍的Ding同学,她曾参加过物理类学科竞赛Physics Bowl,还擅长古典舞、芭蕾等艺术项目。在学习成绩之外,这些同学都有一些我们能一眼看到的“闪光点”。
比如Ding同学的舞蹈、钢琴天赋、L同学长达8年的Homeschooling经历、D同学在2门学科竞赛均闯进奥赛国家队等等。这些特质无疑是他们申请中的重要加分项。MIT招生网站展示了一篇名为“What’s the big deal about 40^2?”的文章,作者的这段话非常能概括MIT的录取要诀:At MIT, people care about who you are, what you can do, what kind of stuff gets you excited. People at MIT don’t compare GPAs , don’t ask about your IQ, and SAT scores are so high school.
相比于竞争性考试的微小差异,MIT招生官更在意“你是谁”。SAT从1540刷到1580可能会让你付出巨大精力,但并不会让招生官改变对你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