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国大学在申请的时候不要求申请者选定专业,而是等到大一或大二结束的时候才需要选专业。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学、护理等这些毕业后“钱途无量”的专业,自然成为了抢手的“香饽饽”。


美国大学对学生的专业选择管制比较宽松,但高薪专业也不是你想读就能读的。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公立高校,学生如果要主修高薪专业,必须先满足基础课程的GPA要求。举个例子,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申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基础课程中拿到3.5(A-)及以上的GPA,同时要向计算机系递交申请并获得批准。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想攻读机械工程的学生GPA至少要达到3.75(A)。


为什么大学会对这些高薪专业进行限招?更多学生学习高薪专业,毕业后就业率更高,薪水更高,更有可能给母校捐款,难道不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吗?经济学家Zachary Bleemer和Aashish Mehta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高薪专业限招是怎么回事?


Bleemer和Mehta对美国25所顶尖公立高校针对修读高薪专业采取的限制措施进行了统计。在计算机科学、经济学、金融、机械工程和护理这五个高薪专业中,这25所高校有四分之三的院系对修读这些专业作出了限制。限制措施一般是给GPA设门槛,但有的院系还要求学生额外提交申请。


这些限制措施以前是不存在的,而是在过去三十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同大学采取措施的时间不尽相同,Bleemer和Mehta将这一趋势视为自然条件下的实验。两位学者统计了限招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而分析了这些措施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两位学者发现,实施限招后,在希望修读某个特定高薪专业的学生中,最终获得该专业学位学生的比例减少了15%。这一影响在少数族裔中尤为明显。两位学者认为,非裔和拉美裔学生读大学获得的回报低于其他学生群体,原因之一就是专业限招。


限招合理吗?


说实话,我们不能一味否定限招措施,有的院系劝阻学生选择高薪专业是有理由的。工程学和经济学的难度很大,限招能防止部分学生错误地选择自己不擅长的专业。此外,大学还需要保证一定的毕业率,如果允许学术能力不符合专业要求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的话,可能会导致很多学生无法从这个专业毕业,从而拉低毕业率。




但Bleemer和Mehta的研究结果驳斥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在实施限招后,没有证据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换句话说,限招并没有促使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被经济学系踢出来的差生可能成了社会学系的差生。残酷的真相是,这些边缘学生并没有能力应对大学级别的课程。如果他们迫于社会压力而不得不读四年大学,那还不如试试高薪专业呢。


另外,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没那么重视GPA,他们更看重实习和工作经历。虽然分数能反映学术能力,但职场需要的是一套不同的技能。很多成绩一般的学生其实能够胜任难度很高的工作。如果雇主真的相信,某份工作要优等生才能胜任,他们完全可以在招聘的时候要求学生提供成绩单来证明自己的才干。大学不能因为某些学生大一成绩不够好,就把他们拒于高薪专业门外。


那么,大学为什么要对高薪专业限招?Bleemer和Mehta推测,原因之一可能是大学要维持声望。很多院系喜欢宣传有多少学生进入了顶尖博士项目或者找到了好工作。限招能够提升一个专业内学生的平均学术水平,但这只不过是因为差一点的学生都被拒了。


如果不限招,如何提升教育质量?


大学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帮助学生培养知识技能,使其胜任社会急需的工作岗位。正是因为这份职责,大学每年才能获得数百亿税收补贴。当前,社会需要工程师、程序员、护士和经济学家。对这些专业实施不必要的限招,这是在弱化大学最重要的使命。


禁止大学实施限招并不能解决问题。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改变激励大学的方法。当前,大学为了追求声望,把差生排挤到了低薪专业。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让高薪专业扩招变成划算的买卖。



一个可行的政策是分摊风险:如果学生无法偿还助学贷款,大学就需要缴纳罚款。因为还贷和收入是密切挂钩的,所以大学就有了扩招高薪专业的直接动力。工程师或者护士工资一般很高,偿还学生贷款不成问题,但戏剧专业的学生就不一定了。如果大学要为此承担责任,他们就会鼓励学生选择前景好的专业,帮助差生开发学术潜能。


另一个可行政策是,加强建设可以替代传统四年制本科的其他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和学徒教育能很好地替代传统本科教育,让学生在先进制造业和编程等高薪行业接受优质培训。这类教育模式可能也更符合传统大学里差生的学习风格。如果当前公立大学无法帮助学生培养社会亟需的技能,或许我们可以将目光转向其他教育模式。


和传统观点相反,读大学不一定物有所值。要让大学教育发挥价值,前提是学生要选对专业,而且大学给予学生取得成功的机会。大家对大学高薪专业限招怎么看?